李逸不需要再立军功了,
但他们需要。
李逸财富自由了,
那些府兵将士们可不满足。
“朝廷在咱们河南新置七十二府府兵,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这正是到了用咱们的时候了。”
“对,就那几个叛将,用不着朝廷再调兵遣将,咱们跟着侍中就能灭了他们。
咱们自己的事,自己平!”
潜台词是,这是咱们势力范围内的叛乱,这就是咱们的功劳,谁也别想抢。
几人围着李逸七嘴八舌,讨论热烈,说来说去最后汇成了一句话:黄河以南的仗归他们打,秦王率大军来了,也只管打黄河以北的,别捞过境。
这些家伙。
他们没资格也没胆量敢直接这样跟秦王说话,但李逸是大家的带头大哥,一会见了秦王,就得把这大哥的身份担起来,
得跟秦王好好说明白,河北道行营的将士,别来抢咱们河南道的功劳。
没有李逸,他们也没这么大胆,敢说自己解决。可有了李逸,现在还是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,留镇洛阳,安抚河南,那他们自然有了这底气。
况且,朝廷今年在河南已经设立了七十二军府,虽说刚设立,许多是新兵,但将领军官,来自关中河东。
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。
有李侍中带领大家,新兵也不怕。
事实上,这群河南军府的新府兵们,更渴望战斗和立功,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,这群新点府兵更浑身是胆。
“河北道行营兵多将广,肯定会想着把河南孟海公徐圆朗等叛乱,一并划拉到他们盘子里去,
侍中,你可得坚持住啊,咱们河南道现在也有七十二个军府呢,就算除去番上和征河北的,也仍还有几万人,
有仗打,有机会立功,干嘛不给咱自己人?”
没有人觉得孟海公那些人叛乱能成什么气候,去年王世充趁大唐战河东之际,一口气把河南都划拉进自己口袋,还抢了邓襄,可有什么用?
李逸领一支偏师,出武关,从长安一路横扫到大运河,连洛阳城都挡不住李逸。
孟海公他们还能比王世充还猛?
天空涌起许多团乌云,
很快遮蔽了天空,
天昏地暗。
一场大雨落下,
豆大的雨点砸落驰道浮尘里,溅起一朵朵粉尘。
“好雨啊,今年的麦子收成有了。”
一骑快马驰来。
“禀报侍中,秦王即将抵达。”
大雨中,秦王领兵冒雨赶到洛阳。
李世民让部下在城外扎营,他也没进城。
等帐篷搭起,就在军帐中招待李逸等洛阳官员。
“无逸,听说曹州孟海公反了,滑州韩洪也反了,兖州徐圆朗反了,海州的藏君相也反了,还有济州的张青特、伏德,青州郑虔符等也全反了?”
“也不是全反了,滑州杜才干、恽州蒋善合、青州綦公顺、淄州刘兰成、登州淳于难等就没反。”
李世民表情很轻松,明显也没把孟海公等的叛乱当回事。
“听说尹德妃和张婕妤二妃的父兄们在曹、兖都遇害了?”李世民说起这事,嘴上更是压不住的笑意。
李逸笑着点头,“先前尹张二妃拿着圣人手敕,让我给她们父兄安排官职,小了还不愿意,我就安排尹妃父亲做曹州总管府长史,张婕妤父亲做兖州总管府长史,
谁知道好心办坏事,倒是让他们身陷叛乱,不幸惨死。”
“真不幸!”李世民差点笑出声。“你得赶紧给圣人写封详细奏疏,好好解释一下这事,别让张尹二妃误会了。”
“孟海公等突然叛乱,倒是有点在计划之外了。”李世民道。
宇文士及见李逸一直不提刚才说好的事,便站出来先提了起来,“秦王无须担忧黄河以南的这点小叛乱,秦王只需按原计划出兵征讨河北便是,
黄河以南的这点叛乱,侍中统河南兵便能平定。”
李世民看了看宇文士及,又望向李逸,“真不需要我出兵顺便剿灭他们?”
“殿下目标是窦建德,当抓紧时间,先平定河北,不要让突厥有插手之机。至于河南,嗯,我们自己能解决,保证不会拖秦王后腿。”
“行。”李世民很痛快的应下了。
一个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、河北道行营元帅,一个是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、河南道安抚大使,倒是很有默契,并没有如一众河南将领们想象的那样会激烈争夺。
他们大多数人只以为李逸真的是太子的人,却不知其实李逸跟秦王关系极好。
把河南交给李逸,李世民非常放心。
“若是我到时遇到硬骨头啃不动,可能还要派人请你带兵来帮忙。”李世民笑道。
“没问题,秦王尽管招呼,定马上来援。”
几句话,两人就已经达成约定。
接下来,李世民留李逸他们在军营中用餐,吃的很简单,胡饼、粟粥,配碗汤。
秦王没进洛阳城,也不许手下将士离营。
次日一早,秦王就率大军拔营启程,继续向河北进发。
(本章完)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